光大銀行人事地震
來源:科技金融在線
“⠤𛊥頻繁,甚至有人從分行行長直接降為科員,新行長郝成被認為是此次調整的核心推手,讓習慣了四平八穩的光大銀行跑起來。”
今年以來,光大銀行頗為不平靜。
2月份,深圳、合肥、武漢、長沙4名分行行長同時被轉任沒有實權職位的分行專員,天津分行行長宋蔚蘭更是遭遇“斷崖式”降職,從天津分行行長位置被一擼到底,降為天津分行人力資源部科員。
調整幅度之大,讓4.7萬名光大銀行員工瞠目結舌。
去年副行長郝成履新光大銀行黨委書記和行長之後,終於開始要對這幾年發展的不鹹不淡的銀行“動刀”了。

今年2月份,光大銀行三位地方分行行長,同時被轉任光大銀行深圳分行專員一職。
三位重要分行的掌舵人分別是:
深圳分行原行長韓學智、合肥分行原行長史付民、武漢分行原行長譚夢湘。
另外,長沙分行行長周武調任長沙分行專員,貴陽分行原副行長餘昕調任重慶分行專家。
從分行長到專員,行政級別、手頭的權力和責任都變了不少。對於這種變動,很多人推測這是他們為退休前做準備。
但是對於宋蔚蘭來說,非常特殊。
宋蔚蘭曾任光大銀行總行人力資源部總經理,2024年7月調任天津分行出任行長兼黨委書記,至今才半年出頭。
人們預期宋蔚蘭本來應該有著非常廣闊的發展前景。
然而到了今年2月份,宋蔚蘭突然被降為天津分行人力資源部科員。
目前光大銀行行員有12個級別,其中一級分行行長是屬於3級,而科員屬於10~12級之間。
這意味著宋蔚蘭至少連降7級,這種降幅就像坐過山車一樣,完全出乎大家的意料。

種種跡象顯示,光大銀行內部正在經曆自身的一次“變革”。
2024年6月,交通銀行副行長郝成赴任光大銀行擔任黨委書記,並接替王誌恒出任行長一職。
郝成出生於1971年,於2021年3月起任交通銀行副行長,曾任國家開發銀行吉林分行行長,總行人事局副局長,天津分行副行長等職務。
這位70後行長被視為此輪調整的核心推手,其用人策略被認為意在重塑“能者上、庸者下”的競爭文化,讓每一個員工有壓力,有動力,有競爭。

光大銀行成立於1992年8月,境內設立分支機構1312家,機構網點輻射全國150個經濟中心城市,境外有香港分行、首爾分行、光銀歐洲、盧森堡分行、悉尼分行、澳門分行、東京代表處以及光銀國際等。目前,光大集團董事長吳利軍兼任光大銀行董事長。
作為一家曾在金融行業占據重要位置的金融機構,光大銀行這幾年發展四平八穩,中規中矩,不鹹不淡。
2023年營收與淨利潤出現雙降,2024年前三季度,營業收入同比再度下降8.76%,淨利潤增長1.81%。
2024年上半年,光大銀行淨息差已經降到了1.54%,比2023年底下降了0.2個百分點,低於股份製銀行1.63%的平均數。總貸款額38933.44億,比2023年底增長了2.81%。
2024年上半年,光大銀行存款餘額39197.64億,竟然比2023年底減少了1747.64億,這將進一步限製光大銀行規模擴張。

過去依靠規模增長還能抵禦淨息差的下滑的影響,如今規模增長都沒了,淨利潤增長持續性也要打一個問號了。
新行長郝成如何在光大銀行這樣一個複雜的環境中,處理好曆史遺留問題,推動業務轉型和發展,仍是一個巨大的考驗。